选课类别:计划内与自由选修 | 教学类型:理论课 |
课程类别:本科计划内课程 | 开课单位:统计与金融系 |
课程层次:专业核心 | 学分:4.0 |
张伟平老师在《数理统计》课程中提供了大量的课外补充内容,显示出极高的专业水平。内容包括准检验、多元统计知识等,但由于补充内容多且讲解速度快,部分学生表示难以完全跟上。虽然这些内容对未来学习有益,但也导致课堂、教材与考试内容不完全一致,一些学生觉得存在“教考分离”的现象。此外,课程以理解统计思想为重,不鼓励突击式学习。
考试被普遍认为难度较高,有同学提到考试内容包括未在教材或作业中出现的题型,期末考试尤为如此。而且,期末考试中UMPT、Bayes等内容被重点考察,却未在课堂上占有较多时间,导致复习难度加大。给分方面,虽然部分学生认为“给分好”,但整体评价一般,不如往年。部分学生指出该课程会卡绩点,但也有认为给分公允的声音。
助教提供的作业解答与习题课讲义非常详细,尤其是中文讲义对自主学习有帮助。然而,存在教材版本的不一致,部分学生只能依靠旧版本教材复习,不便程度增加。部分学生反映课堂PPT多为英文,理解困难。
总体而言,张伟平老师的课程适合那些对统计有强烈兴趣、愿意在课堂上深度参与并拓展自己知识面的学生,但对于仅依赖教材和课外自学的同学来说,挑战相对较大。课程的应用性强,涵盖的内容在多个学科中都有应用价值。然而,对于追求高成绩或较轻松学习体验的学生,可能需要更慎重地考虑是否选此课程。
管院老师是不知道自己出的卷子很难还是不知道有调分这一说?
重修复习又破防了,出这种卷子是想折磨学生取乐吗?不知道上哪找了这么多跟课内和作业一点关系没有的题,怎么有点精力不放在搞科研带学生好好提升一下自己的稀烂的课堂,天天就想着搞这种sb题来恶心人。
我不太理解为什么往年这门课的评价那么高
给我的体验一般)
主要原因是我感觉这门课存在着一定的教考分离现象
老师水平确实很高 讲课会有大量补充内容
但是这些内容在课堂中占据的比例是否有些过大了
诚然 这些东西认真去消化理解的话一定对未来学习大有裨益
但很多人其实是不太能听懂的 而且这些也不在考试范围内
最后考前老师也说了考试还是以教材内容为主
给我的感觉就像是 课上讲的是一套东西 教材和作业是一套东西 考试考的又是另一套东西 有些考试题的题型如果只写作业只看教材的话根本就没见过 考场上时间紧张就会无从下手
而同时我对这门课的理解就是教给你一套统计思想与方法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熟练运用 所以这样的考察方式是否有些不太合理) 当然更可能是我太菜了根本就没学会。。
如果说之前是因为暴力调分而使这门课被大家打很高的分数 那我无话可说 毕竟评课社区已经快沦落为给分社区了XD(今年给分看起来好像一般)
占个坑,期末考完可能回来评。
祝期末顺利。
恕我直言,只感觉到老师的水平高,没感觉到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作为一名统计学的学生,这门课没有让我感受到统计学的美,反而让我感到了无趣。
排长确实补充了很多知识,奈何我水平有限,据我了解,包括我在内的许多同学都是听得云里雾里的。感觉回到了上学期thu的概率论(但比thu上课有感情多了),又是几乎处处自学。在我看来,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得基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不是这个东西很有用,我就得讲。不过夸一夸这学期的两位助教,习题课讲义和作业答案非常详细(而且习题课讲义是中文,不像PPT是英文),对我的自学很有帮助。
尽管大部分补充知识都不考,但考试范围也不是完全限于教材。这学期的教学内容应该是按照第三版教材进行的,但我们只拥有第二版教材,也没有下发第三版教材的电子版,体验不是很好。考试挺难的,给分一般,我期中77(应该是前10名),期末预估70出头吧,总评88。
对不起,忘记说点好的了,老师很和蔼、很亲切,上课或者和老师接触不会感到太大压力。
这门课都是张老师上的,陈老师没有露过面
排长讲课总体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拓展内容也是极多的,好多内容是从高等数理统计里选出来的(虽然我没学过,只是闲着没事的时候翻过几页茆诗松老师的高等数理统计),但是考试的内容不超过韦来生的书,虽然手法上可能比韦来生的课后题会麻烦一点。
如果以后走统计方向,我觉得听一下排长讲课肯定是大有裨益的,排长非常重视统计思想,也可以看出来排长的水平非常的高。我没上过兰老师的课因此我也不好评价兰老师,但是从给分上来看肯定是没有兰老师好。
期中考试UMVUE是绝对的重点,期末也会考期中之前的内容,UMVUE,UMPT和贝叶斯决策还是整门课的重难点。(也是我期末做不明白的地方qwq)。排长会考一点点上课的补充内容,但是貌似不会也可以拿到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
大三老狗,计算方向,不是重修,最后4.0,期中考得好,期末基本上没复习(身体原因),平时也有认真学。自己也算是很满意了。
这门课内容还是很不错的,数理统计讲的统计量、各种分布、假设检验的内容在很多学科中都能用到,是一门很应用的课程。
课上老师补充了很多内容(如Wald检验与Score检验、多元的统计知识等)但是感觉讲的有点过快了,课堂上不太容易跟上。课上讲了许多内容,后半学期UMPT是重点,但是期末考试只考了两三个填空(一个2分)和一个大题中的一个小问。而且课堂上讲了好多UMPT的计算,考试中却只考了证明某个假设检验问题不存在UMPT。而且期末考试考了很多很多的Bayes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只在课程最后的一两周讲到。这门课如果按照课堂上讲课重点来复习的话期末考试必不可能考好。考完后普遍是感觉比期中要难的。
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24.4.19) (1) (1).pdf
上面是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可以看到前面评论说期中87总评92的,期中只有4个人在85分以上。个人感觉给分是挺杀的(期中70左右,总评3.0)。
上这门课也确实能收获到很多的东西,但是作为数院的学生来说还是不建议选这门课,因为管院确实很卷,想得到高总评很难。不如先旁听这门课然后下学期再上数院的数理统计(反正我是打算放弃成绩了)
奇怪,为什么我觉得排长讲课蛮好的,搞不懂为什么pksq一堆骂的,还有说排长<兰妈妈的,排长罪不至此吧。
没准是调分力度不够大让某些小丑比较破防(?)管统是这样的,调分了嫌力度不够,不调分就直接开骂,还是别太贪心比较好,显得像水平真的很高似的(
个人听课体验:排长上课是根据自己的PPT直接在平板上板书,所以我采取的方式是下载PPT后在原稿上抄写板书。这样下来思路是基本可以follow的。有些复杂点的证明容易跟丢也无所谓,PPT上会有,且考试也不考。
排长上课日常补充一些书上没有的东西,跟着板书听/记录即可。课本在复习的时候参考参考也就行了。所以为什么期末的时候会不知道对着什么复习呢,难道上课没记录板书吗(笑)
至于教考分离,我只能说,排长上课的内容和考试是基本一致的,但教材和作业和考试不太一致。觉得太分离的是不是上课没听过,考试前只看书+刷题,然后才得出这种结论的(但是排长不是自己说过他的课不是靠考前突击就可以学好的吗)。看了一圈只感觉,有种平时不听课的做题家打算考试按照老套路去解决数理统计但是失败了,遂吐槽教考分离,教的不好等种种。考试没考好还是得先从自己的学习状态分析问题,再去思考外界因素吧,把责任全推给老师是不是有点巨婴了呢?
aacsb上出现了分数)
外院的,不懂就问,aacsb上的总评一般是比教务系统高还是低还是一样啊
卡我绩,我都这么低了还要卡我,我期中考的也挺好的(前百分之十左右),也不知道期末成绩,最后给我个这么低还卡我,确实心里不太舒服……
我确实水平不行,听张老师上课对我来说有难度,我在b站上听的缪柏其老师的课,平时作业也都做的挺顺畅的,快期末了也找不到往年题,老师也没提前说有选择题啥的,也没说考多少期中前内容(结果考了很多)而且这个期末卷子确实出的不简单……
只能说张老师的课不太适合自学,老师上课也说过数理统计主要是要理解思想而不是靠刷题,我也不是说怀疑老师水平,只是大学里面靠自学或者靠作业来学习太正常不过了,我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的。而且上课有点名,会扣平时分,整体来说今年给分就是一般,而且卡我绩所以我没法很客观的评价。
张老师讲课很好,,听得很舒服,之前数院数理统计听了两节课果断退了因为有点不知道在干嘛…(没有拉踩的意思 听不懂大概是我自己的问题)
给分也很好,,期末没出直接出的总评所以不知道调了多少,但是感觉调了不少,感恩。
感觉期中期末平均分应该都不太高五六十的样子,个人认为老师出卷很有水平,,需要一些灵活的思维,,反正我没有就是了,
老师讲的很多感觉和教材上对不太上(?)ppt上也不是很全因为老师很喜欢在多媒体上板书,复习的时候有点不知道该看什么,,最后还是只盲目地翻了课本,感觉也差不多够用